第(3/3)页 从这一句话,陈诺就听出来,这人不远万里而来,是下了决心要达成协议的。估计等会的谈判会比预想中更轻松。 随后他又看向罗芮·艾斯纳。这女人显然是来之前补过妆,现在笑得是艳光四射。 陈诺注意到,四周焕新公司的那些年轻男性员工——这些天天面对女明星的家伙们,目光八成都被她吸引了。 这说明,罗芮·艾斯纳只要认真收拾一下,那颜值是真的能打。 陈诺看着她的表情,无奈的说道:“想笑就笑吧。” “哈哈哈哈,这可是你说的。”罗芮真就放声笑了出来,人走过来,凑近他,两个人贴了贴脸颊,然后罗芮低声说道:“虽然,看上去他帮了我。但是,我还是要说一句,操他妈的默多克。” 陈诺顿时笑了,轻轻拍了拍她的背,说道:“谢谢。” 如同陈诺所想,接下来的半天里,气氛异常的融洽,把专业事务都交由双方的律师团队去磋商。他和里德·哈斯廷斯的“谈判”,就是坐在他的办公室里,两个人随意地聊着天,相互了解,建立信任。 那怎么建立信任? 显然,奈飞团队来之前统一过口径——他们知道陈诺现在黑名单上的头号人物是谁。 “我一直讨厌新闻集团,讨厌福克斯,讨厌默多克那个澳大利亚的恶毒资本家。” “陈,我有没有告诉过你,我最初创建奈飞的目的,就是为了干掉有线电视,尤其是福克斯新闻那种垄断话语权的烂玩意儿。” “哦?真的?”陈诺配合地露出一点惊讶的表情。 “真的。”里德·哈斯廷斯一脸认真地说道,“那年我在旧金山订了一年的有线电视,服务糟糕得一塌糊涂,还每天要被迫看到福克斯的垃圾新闻。我当时就想,这种媒体霸权迟早会被颠覆,我不如亲自来做点什么。” “现在的奈飞虽然看起来很渺小,但是我敢保证,我们的方向是对的,我们代表的是未来的内容传播方式。只要内容够好,平台足够自由,用户自然会选择我们,而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旧媒体。” “新闻集团越是垄断、越是僵化,它就会死得越快。” “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这部电视剧开始,一起做到这一切,怎么样?我们一起做新闻集团的掘墓人。” 里德·哈斯廷斯说这番话的时候,陈诺一直盯着他看。 最后,从一个演员的角度,他有点惊讶的发现,这人这一番慷慨激昂,至少有三成像是真的。 我靠了,里德·哈斯廷斯居然是个理想主义?新世纪的唐吉坷德? 这尼玛说出去谁信啊? 陈诺笑起来,说道:“里德,你的话听上去非常棒。我想我动心了。” 都动心了,那谈得自然就很快了。 第二天早上,双方便合作的最关键条款达成了一致。那就是报酬问题。 奈飞这边的确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 陈诺的个人的片酬和执行制片人的薪水,跟在棕榈滩的时候哈斯廷斯提出的一致,顶级演员才有的待遇——200万美元一集,外加5%的利润提成。 而焕新香港作为制片公司,则是以“总制片方”参与整个剧集的制作流程。 按照奈飞方面给出的框架,剧集的制作预算由奈飞全额支付,每集成本控制在450万到500万美元之间,由焕新香港负责统筹调配。 除全额制作费报销外,焕新公司将获得制作总预算12%的管理费,作为制片服务方的固定收益。 此外,焕新香港还将在剧集上线后,参与5%的平台利润分成。 这也是奈飞为凯文·史派西和大卫·芬奇开出的条款。区别在于,《纸牌屋》的幕后公司是美方的Media Rights Capital,而这一次,是焕新香港。 不过,这一切的合同签署,也都有一个前提:焕新香港的法人代表叫陈诺。 如此一来,演员陈诺、制片人陈诺和公司法人陈诺,便分别以三个身份从这个项目中获得了清晰而明确的收益分成。 换句话说,就是里德·哈斯廷斯,用钱和利益,外加理想主义和同仇敌忾的口号,牢牢的把陈诺绑在了这列战车上,让他想跳都跳不下来,由不得他在这个过程中不用心。 核心的合作条款确定之后,剩下的就是一些边边角角的细节条文。双方律师团队花了两天时间对合同条款逐一梳理、修订,确保所有法律细节无误。 这两天里,陈诺就带着哈斯廷斯在京城里四处游玩,什么长城,故宫,颐和园,全都去了。幸好这是冬天,大家都穿得厚,墨镜围巾一带,倒也安全得很,不像上次被人认出来。 由于哈斯廷斯一行早已订好12月2日返回美国的机票,时间紧迫,因此在12月1日这天,双方团队连夜加班,将正式合同文书全部敲定。 最终,在夜晚的焕新公司会议室内,陈诺和里德·哈斯廷斯一同提笔,在厚厚一摞文件的最后一页,郑重签下了各自的名字。 这对于陈诺个人和焕新,甚至包括奈飞来说,绝对是意义非常的一幕。 但这个时候,陈诺的手机屏幕上,已经收到好几条催促的未读短信。 “你什么时候过来?” “还没好?” “畅畅开始吹蜡烛了。” “那我们不等你了,开始吃了。” “???” “你那边几点能结束?” “算了。。。你别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