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心理坐标错位 最容易观测和鉴别的幻觉种类。同时也是最容易固化下来,后遗症最难根除的幻觉。 造成危害小。 典型特征为固定错误知觉方向,固定错误知觉距离,固定错误知觉矢量。 幻觉主体的心理坐标与现实坐标产生错位,因而引发距离幻觉。 需要指出的是 这种距离幻觉并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距离,也包括心理上的距离。个体在热闹的聚会场所却宛若身处地下,在安全温暖的巢穴中感觉自己正悬在冰冷深空,都是这种心理坐标错位幻觉的典型症状。 认知转换混淆 此种幻觉鉴别的难度根据转换的复杂程度的改变而改变。固化程度中上。危害视认知转换的两端事物而定。 典型特征为心理概念和真实事象之间的变换遵循一定规律。 个体的认知处理过程出现扭曲,因而引发幻觉。 想要根治该种幻觉,需要针对认知的扭曲本身进行恢复,但有一定难度。同主观心理坐标错位一样,这种幻觉都是遵循某种规律变换而得,如果实在无法治疗,可以对这种变换进行还原反推,或者通过外部变换纠正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譬如若一患病个体始终将猪辨认成猴子,反之亦然。那么只需要一种外部的视觉纠正器械或者药物,将该个体视野中的猪和猴子的形象互换即可。 点状概念偏执 鉴别难度低。但需要一定时间和筛查次数去发现具体的被偏执化的概念。不容易固化,危害视偏执程度和概念本身而定。 典型特征为在平时正常,但牵扯到固定事物时,个体的认知和心理反应相对于正常基准线会大相径庭。 幻觉主体对于对于特定概念有偏执性的认知。偏执认知得出的扭曲错误结果未必和概念本身具有任何规律性联系,常常是幻觉主体高度个体化经历的唯心结果。 器械和药物纠正往往在此种幻觉治疗中失效,根治该种幻觉需要深入患者的具体思路本身而进行主观性质的理清。有时治疗极其简单,有时恰恰相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