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要从根源上解决-《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第(3/3)页

    “贪污腐败,如同附骨之疽,只要有人,有欲望,有权力,就永远无法被彻底扫平。”

    他直接点破了最核心的权力关系:“只要这天下还有皇帝,还有如朕这般高踞御座、掌控众生之人,那么,‘欺压’本身,便永远存在。区别只在于程度、形式与范围的不同。便如同……”

    “方才朕凭借皇权,可以轻易地决定西文彦、孟巍然的荣辱生死,这在某种意义上,不也是一种欺压吗?”

    “……”

    冯去疾只觉得一股凉意瞬间冻结了他的思维,张了张嘴,却发现任何语言在如此赤裸的真实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怎么?

    难道要因此废了皇帝?

    这天下若没有皇帝,没有这至高无上的权力核心,那还不得瞬间分崩离析,乱成一锅粥?

    那将是比任何官商勾结、世家横行都更加可怕的灾难!

    赵凌看着冯去疾那副世界观受到剧烈冲击,几乎要逻辑死机的模样,知道有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无法在这个时代言明。

    他总不能现在就跟冯去疾大谈什么“社会主义”、“人人平等”、“权力制衡”那些远超时代的概念。

    他收敛了那份过于超前的锋芒,将话题重新拉回到可以操作,可以解决的现实层面:

    “冯老,官商勾结一事,其根源复杂,但其中一个重要症结,便在于官吏的选拔与地域属性。”

    “如今我大秦的官吏,多由地方举荐,且多为本地人。本地为官,盘根错节的人情世故便难以避免,地方上的小地主、小豪强,天然便会依附于本地官吏,形成利益共同体。普通黔首无钱无势,自然成为被欺压的对象。”

    “而这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便是我大秦可用之才,实在是太少了!识字之人凤毛麟角,选拔官员只能严重依赖于举荐制度,范围狭窄,极易被地方势力把持。”

    说到此处,赵凌嘴角微扬:

    “然而,此等局面,已经开始改变!”

    “朕设尚学宫,汇聚天下英才,加以培养。”

    “更重要的是,学舍正在逐步遍布天下郡县!假以时日,识字明理之人将千百倍于今日!待到人才辈出之时,朕便可着手改革官员选拔制度,不再仅仅局限于权贵举荐,而是要开辟更多渠道,让更多有才学的寒门子弟,亦有为国效力的机会!”

    “如此,从根源上拓宽官吏的来源,打破地方势力的垄断,再辅以严格的监察与律法,冯老所忧的官商勾结、欺压百姓之痼疾,虽不能根除,但形势必定会比如今好上十倍、百倍!”

    冯去疾静静地听着,心中的惊涛骇浪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悟。

    他原本以为皇帝是洒脱不管身后事,如今才明白,皇帝并非不管,而是以一种更加根本的方式在布局!

    他并非将烂摊子留给后人,而是在为后人打造一套更能抵御风险的帝国运行体系!

    从教育入手,从制度革新,这才是真正的“为万世开太平”!

    他深吸一口气,将所有复杂的情绪压下,整理好衣冠,对着御座之上的年轻帝王,心悦诚服地、深深地躬下身去。

    “陛下圣明!思虑周详,布局深远,老臣……茅塞顿开,佩服之至!”

    他隐约赵凌口中所说的那一条路。

    想要约束可能尾大不掉的商人,必须先打造一支更加高效、廉洁、来源广泛的官僚队伍。

    而这支队伍的来源,便在于那遍布天下的学舍,在于那打破门第的选拔制度。

    皇帝,早已看清了一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