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以工代赈-《隐秘的餐桌》
第(2/3)页
老伯登点点头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赶紧开口道:“说到这里我想起来了,这些年巴拉克裔的技术移民快速增多,其中一部分人进入我国各大企业担任CEO,说明巴拉特人的精英阶层也还可以,但为什么你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几乎都没提过巴拉特?”
仿佛终于抓住了亨特的漏洞,老伯登兴致勃勃道:“你看,巴拉特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比共和国人口更多。第二,他们有英格利人留下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基础,当年英格利可没在巴拉特少花钱。第三,他们也是文明古国,国内以农业为主。第四,他们和共和国的关系一直不好,但有希马拉雅山脉和乌斯藏高原做屏障,实际上受到的威胁不大。在南亚次大陆也没什么像样的对手,即使是死敌伽南斯坦,也只能在共和国的支持下采取守势。难道我们不能把巴拉特作为我们遏制共和国的桥头堡和产业基地来经营吗?”
“哼哼,你终于想起巴拉特了,我还以为你真忘了,还在想怎么把话题引到巴拉特了!”亨特暗暗冷笑,嘴里却不屑道:“我怎么可能忘掉这个奇葩的国家。哦,不对,巴拉特在我眼里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绝非国家概念,而且他们和共和国实力悬殊太大,扶持巴拉特就是在往水里扔钱。哦不,扔钱我还能听个响,扔到巴拉特他们只会怪你砸的水花不够大!”
“看来你对巴拉特人印象欠佳啊!谈谈你的看法?”
首先,现在的巴拉特和古文明巴拉特完全是两个概念,古巴拉特早就被雅力安人给灭掉了,现在巴拉特的一等人婆罗门人就是雅力安人的后裔。雅利安人是什么文明的人就不用多说了吧!”
老伯登点点头,亨特继续道:“现代巴拉特其实是他们以前宗主国英格利人为方便统治和管理南亚次大陆殖民地硬拼出来的一个国家,所以到现在还维持着种姓制度这个极其野蛮落后的制度,连满人到统治后期和华夏族都没那么大的鸿沟!再加上更高高在上的宗主国老爷们,作为最底层的首陀罗人和甚至都不算人的达利特人永无翻身的可能,在这样制度下巴拉特怎么可能爆发先进生产力?”
老波登点头称是,亨特继续道:“这个国家的文化也很奇葩,可能是为了给卑贱的人最后一点念想,免得被逼的活不下去铤而走险,所以巴拉特人对宗教的需求相当大,国内虽然巴拉特教是主体宗教,但可兰教、佛教、光明教会、锡克教的势力也不弱,各种信仰的教宗本来就有排他性,而巴拉特教对其他教众的打压排挤让巴拉特社会割裂严重,光内斗消耗就让整个巴拉特无法团结一心。生产力进一步降低。
“最后,巴拉特人的底层民众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温顺的民众了,所以巴拉特长期没有针对统治阶级的反抗、加上早早成为英格利人的殖民地,内外患都没有的民族怎么形成民族凝聚力?再看看他们的圣人甘第发起的“非暴力不合作”独立运动吧,这么奇葩的事居然还有那么多人信奉并死心塌地的追随也是没谁了。他们是觉得英格利人的刀不够快还是棍子不够硬,难道指望英格利人杀人杀到手软就会罢休?要不是二战后我们摧毁殖民统治,这帮傻叉永远不可能独立!结果最后占了个大便宜不说,还是觉得自己的奇葩运动起作用了,也没见那个巴拉特人穿上西装对麦瑞肯说谢谢……!”
“为什么要穿西装说谢谢?”老伯登好奇道。
“啊,这个嘛……更有诚心嘛!那什么,完整的接收了英格利人遗产的婆罗门人倒是飘了……”自知说漏嘴的亨特赶紧转移话题道:
“在所有二战后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里,巴拉特是条件最好的,虽然被英格利佬阴了一把,婆伽分治割了一块肉下来,但毕竟现在的国土也不是他们自己靠本事征服下来的,倒也没什么值得不满的地方。南亚次大陆基本逃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荼毒,加上当时还算先进的基建设施和工业基础,比共和国优越不知道多少倍的国际环境,照理说应该比共和国发展的更好,结果呢?宗主国留下什么,现在也还是些什么!不能说完全没有发展,只能说进步微弱。但婆罗门人和刹帝利人可不这么认为,这时候倒把非暴力甩到旁边,第二次对迦南斯坦战争中的胜利,特别是武力收回小佛郎机殖民地果阿也得到西方世界和苏斯的默许后更是膨胀的没边,居然想对共和国下手,要知道连我国都在北高丽吃了刚成立的共和国亏,也不知道是谁给里赫鲁的勇气。结果在62年被共和国轻松击败,被狠狠收拾的巴拉特人都吓的要迁都了,结果发现共和国手下留情,共和国军队推进到查库就停下脚步,俯瞰了一下南亚次大陆平原后就退回实际控制线共和国一端,甚至还归还了缴获的武器装备。这在巴拉特人眼里简直是奇耻大辱。民族主义狂热性的特点是一旦受挫就会迅速滑向失败主义。对共和国来说是这是建国以来最轻松,烈度最低的战争,甚至都没有这方面的影视作品,对巴拉特来说却是灭顶之灾,差点击碎巴拉特人的大国梦,要不是后来趁共和国动乱无力顾及,取得第三次婆伽战争胜利,国内分裂都不是不可能的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