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再是单纯的教义探讨,而是直指轮回运作的原理和机制。 赢子夜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平和,斟酌着用词:“佛法所言轮回,乃业力牵引,因果相续。” “形态虽变,业力种子不灭,如薪尽火传。” “至于具体机制,玄之又玄,非言语能尽述。” “大师修行多年,于此当有更深体悟。” 他巧妙地将问题抛了回去,同时仔细观察着对方的反应。 摩诃止观并未回避,反而顺着说道:“业力如种,遇缘则发,形成新的生命形态,此理固然。” “然老衲曾于古卷中见得一种说法,谓真正的大成就者,或能……干预此过程。” “非被动随业流转,而是主动选择,甚至重塑转生之身?” “殿下博闻广识,不知对此可有听闻?” “重塑转生之身?” 赢子夜眉头微挑,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好奇,“此说倒是新奇。” “莫非是指修炼到极高境界,能凝聚不灭元神,择胎而投,乃至凝聚某种法身、报身,乃至化身?” 他故意用了几个大乘佛教后期才完善的概念。 摩诃止观的眼中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虽然一闪而逝,但那份渴望与探究却被赢子夜精准捕捉! 他身体甚至微微前倾,追问道:“殿下果然知晓!” “却不知这法身、报身,与寻常轮回之身,有何本质区别?” “是否……更具威能?” “更近不朽?” 他的关注点,完全落在了威能与不朽上,而非佛法通常强调的解脱与智慧。 赢子夜心中的疑窦如同雪球般越滚越大! 他不动声色,继续与之周旋。 引经据典,谈及“三身”理论。 说法身无形无相,遍一切处。 报身乃修行功德所感,庄严无比,居于净土。 化身则随缘应现,度化众生。 他刻意描绘了一幅成就者超越凡俗轮回,拥有无尽寿命与神通的美好图景。 摩诃止观听得如痴如醉,呼吸都似乎急促了几分! 他不再掩饰那份热切,反复追问细节:“如此说来,若能成就报身,便可脱离这无常肉身的束缚,得享近乎永恒之生命与自在?” “那净土何在?” “如何往生?” “需要何等庞大的功德或愿力,方能成就?” “功德愿力,自是根本。” “需发大菩提心,行难行之事,积无量善根。” 赢子夜一边说着,一边心念急转。 这老僧对“轮回机制”“转生选择”“重塑金身”“功德愿力积累”的执着,已经完全超出了一个寻求解脱的僧侣应有的范畴! 这更像是一个…… 寻求某种技术路径以实现永恒和力量的探索者! 而且,他提及功德、愿力时,那种语气,并非宗教徒的虔诚,反而带着一种衡量与计算的意味! 联想到东皇太一关于信仰之力,成就神位的猜测。 赢子夜几乎可以肯定。 这摩诃止观,或者说他背后所代表的势力,绝对是在有目的地研究并试图利用这种力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