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袁军的士卒开始清扫道路,汉军的士卒同样开始了积雪的清理。 不过很快就有士卒发现好玩的事,那就是被冰雪腌制过的道路无比的滑溜,常常是走上三步,就要往回退上两步,比平日里行走至少要多花一倍的力气! 周瑜在亲自视察之后,脸颊也不知是被冻的还是兴奋的,反正是异于寻常的红:“吾身为扬州人,竟然不知道还能如此!” 一声令下。 无数汉军士卒将积雪全部堆到西面的山坡上。 这里是袁军的必经之路,同时因为晒不到太阳,几乎不可能融化,彻底是将此处打造成一处绝壁! “这雪,也不见得全都偏向袁绍!” 同时鲁肃也终于是找到了彭城附近的石炭,并亲自率领士卒前去开采,将大量黑乎乎的石炭送到士卒的行帐中,让许多积雪自然而然的化成水流,从营帐中流走。 冰壁的筑建以及石炭的供养,毫无疑问再一次让汉军士卒士气大振! 等到袁绍那面明黄色的天子龙纛出现在汉军士卒视线中时,汉军将士也没有丝毫的慌乱。 “来了。” 朱桓立于九里山头,默默注视外面犹如海浪一样,徐徐推进的袁赵大军。 九里山,因东西长约九里而得名。 此地为彭城第一道门户所在,袁绍若攻,那必然是会选在此地。 不出意料,一向“耻于人后”的朱桓选择率兵驻扎于此地。 朱桓回头看了眼自己的营寨。 “本将曾对陛下言素来耻于人后。陛下非但没有怪责,反而令我独立统兵,不受管辖,即便是都督也无权调用我等。” “加之汝等大都出身三吴,近几年没少受他人调侃,说汝等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少爷兵!” 朱桓当即拔出长剑,刃口与剑鞘的清鸣之声好似龙吟! “今日,且让其他人看看,吾等究竟是不是他们口中的无用之人!” “喏!” 朱桓的身份,可谓大汉开国重号将军中最特殊的一个。 昔日吴郡四姓出身,甚至还据城而守,与刘邈为敌。 之后刘邈又故意没有将其派往其他战场,而是让朱桓安心待在会稽清剿山越。 加上大汉府兵制的改革,朱桓麾下士卒基本都是三吴百姓,待遇自然也不可能太差,故此除了张辽率领的那支倾尽国力打造的骑兵外,朱桓部的士卒其实遭受的非议最大,受到的白眼最多。 故此,朱桓在此战中,直接请命驻防九里山这彭城第一道防线! 视线扫过这些士卒,朱桓部众也是一个个的挺起胸膛! 朱桓对其他将领官员,态度都颇为倨傲。 可在对待士卒的时候,却喜欢供养士卒,赡养亲戚,甚至连俸禄家产,都分给他们一同享用。 直到现在,朱桓这个正宗的江东土著,却依旧没有穿上用皮毛制成的衣物御寒,而是用与士卒一样的木棉冬衣披裹于身。 如今在朱桓的呼喊下,其部士卒尽管皆是三吴出身,却依旧强行站定,努力控制那遭受不住的寒意! 江东,是如今大汉都城所在!是如今大汉的龙兴之地! 加上金陵城的建立、市肆贸易的繁荣,以及远超其余地方的肉食供给,让这些三吴良家子,显然也是养出一股傲气! 我们才是汉室正宗! 什么勾八荆州人、巴蜀人、淮南人,都给老子站后面去! 大汉的天下,就该让我们来抗! “嗷!!!!” 不知是谁在行列中忽然嚎了一嗓子,刹那间就有控制不住的趋势。 狼嚎响起,鼓声震动! 如此阵势,让在云龙山的孙策,还有泉山的徐盛都颇有些嫉妒的看向那最前面的九里山。 “就他朱恒的声音大!” “呵!” “……” 九里山上汉军的声音也传到了对面,传到了袁绍耳中。 袁绍坐于天子玉辂之上,面容肃穆有庄严。 听到九里山中汉军那气势如虹的喊叫,也是缓缓抬头,往那山中看去。 平心而论。 彭城外围,这三座山脉并不高大。 就算是其最高峰,也不过才三十余丈。 对于建都在邺城,能够随时登上铜雀台观看巍峨太行山的袁绍而言,这几座山实在是低矮的有些可怜。 但就是这几座低矮的山岳,却成了袁绍最大的阻碍。 袁绍是不想硬攻彭城的。 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将重骑兵都交到袁谭手上,让袁谭在青州寻找战机。 彭城周围的山,固然不高,可用来防守已经是绰绰有余。 九里、云龙、泉山。 这三座山岳从北向南,将彭城彻底掩护在后面,让袁绍根本不能看清楚藏匿在其中的汉军有多少。 想要看清楚,就要先从这三座山岳上翻过去! 袁绍眯起眼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