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武安侯国之北便是坝上草原,巴林三卫就安置在那里。” “毗邻坝上草原的还有漠东,科尔沁部一样是贾家子收服的部族。” “倘若三者勾结,入寇古北口,只一个蓟镇,如何挡得住?” 目光警惕,雍平帝提出了一个假设,卧榻之侧怎容他人酣睡,何况古北口距离神京不足300里,昼夜奔袭之下,根本用不了一日就会兵临城下。 “陛下。” 邬思道笑了笑,莞尔道:“夷狄,畏威而不怀德,趋利避害。” “贾琰只是大乾武侯,纵是拥有武安侯国,那又如何?” “陛下坐拥四海,漠北三部、科尔沁部、巴林三卫无一不是接受朝廷封赏。” “陛下大可下一道诏令,开边市以利蒙古各部。” “先生妙计。” 听到这话,雍平帝眼前一亮。 蒙古各部之所以一直想要南下,就是因为他们除了放牧牛羊,什么都不会,连最基本的生活用具都无法生产制造,不得不从大乾购买,平安州便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有了这一道诏书,蒙古各部必然会对他这个皇帝俯首贴耳,哪里顾得上贾琰? 邬思道继续道:“太上皇将承德千里之地赐下,实乃一箭三雕。” “哦?” 挑了挑眉,雍平帝目光投向邬思道。 “大同一役,呈报上来的金银数量恐怕不足缴获的三分之一。” “平安州乃是塞北明珠,聚敛钱财何其多,贾家子又接连攻占了四部,查抄之物多不胜数,价值至少千万两,这么大一笔财富聚敛在他手中,蓄养私兵,经营势力,这都将给国朝带来难以言喻的威胁。” “太上皇以武安侯国相诱,让贾家子不得不倾注心力经营,无暇顾及国朝,此为其一。” “其二,武侯、武安君两重封赏大于天,百姓如何能不感叹皇室恩赏厚重。” “其三,武安侯国位于古北口外,北有巴林三卫、科尔沁部,东临后金,相当于制造了一个缓冲区。” “陛下正该大力支持贾家建立武安侯国,或可下诏允许武安侯国从河北、山西等地招募流民前往垦荒。” 提及此,轮椅上的邬思道脸上露出了耐人寻味的表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