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关于房爱卿前面提到的,以‘反切法’‘直音法’认字读字,对于学子来说尚且困难,对于寻常百姓就更加困难这件事…” 赵仙罴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大殿门口。 大殿门口正等待的一列虎贲军,为首两人走进大殿。 两人穿过一道道目露疑惑的官员身影,来到龙殿正下方,这样方便大部分人,以同一视角观看到。 然后两人展开一张巨型卷轴,也就是一张巨大的白纸。 白纸上写着很多文字,以及房玄龄、魏征等人,甚至是孔颖达虞世南这些国子监学官,从未见过的古怪字符。 不过孔颖达虞世南等国子监学官,虽然没有见过这种字符,但能理解纸上各种文字和这些字符结合,想要表达的意思。 比如‘天’字的读法,按前唐统一教法,是用‘他’字的声母,和‘前’字的韵母结合发音。 如此一来,就必须先认识‘他’字和‘前’字。 诸如其他字的教法,也一样。 可这两名虎贲军手中展开的巨大纸张上,直接用一种特殊的字符,定义为或组成了一些固定的声母和韵母。 这样一来,只要掌握所有的声母和韵母,对每个字进行标注,那么所有字的读音就一目了然。 “这…这是陛下您发明的?” 当意识到这一点后,孔颖达虞世南等国子监学官,纷纷激动的难以自抑。 他们作为帝国最高学府的老师,对这种注音识字方法将对教育界产生的重大影响和推动,再清楚不过。 可以说有了这种注音方法,学子学习认字读字的效率,将提高数倍不止。 并且这种简单易懂的方法一旦普及,十年,二十年后,大秦帝国几乎人人都能认字读字,便不成问题! 随着孔颖达虞世南褚遂良等人,在这张巨幅纸张旁边,不断对着各个文字以及标注的声母韵母,进行发音尝试,意图理解那些具体化的声母以及韵母读音。 大殿里文武百官,主要是原大唐的文官,作为才学皆是来自各州道的佼佼者,很快就明白赵仙罴展示的这项新发明,给帝国教育界带来的意义。 这时有一道声音惊疑不定道:“这些音符,有些我好像见过。 对,我从一些来自拜占庭帝国的人书写的文字上见过。” 说话的是原焉耆国国王龙突骑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