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纨绔王爷不容易-《颜控的快穿攻略》
第(2/3)页
赵敢当失望地低下头,沉默半晌后,悻悻而起,默默退至一旁。
我将剩下的事托付给赵敢当,与独孤谋缓步向林子深处行去。两人漫无目的,只是随性而走,这边看看,那边赏赏,映入眼帘的都是苍翠的绿,不禁让人感觉份外惬意。
独孤谋拣了块平整的草地躺下,展臂大伸了个懒腰,长叹道:“好久没有这么悠闲过了,没想到马场附近还有个这么幽静的好地方!”
我在他身旁坐下,笑看着他道:“你行事一向火急火燎的,哪有闲情逸致留意这些地方。除了功名利禄之外,人生其实还有很多可以体悟的,有时候不妨放缓脚步,好好享受下人生。”
他头枕着手臂,眼睛怔怔地望着天空,静了好半晌,才慢声回道:“人生多有无奈,并不是我想怎样就能怎样的。独孤家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是用十七具无首的尸身换回来的,其中包括我的父亲。我作为独孤家唯一的血脉,延续家族的荣耀是我的责任。我勤习兵法,苦练武艺,为的就是建功立业,保住独孤家如今的地位。独孤家一门忠烈,绝不可断送于我手,所以我必须时刻督促自己向前,绝不容落后半分。”
我侧头看着他,心酸之感油然而生,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原来他平日嬉皮笑脸的表象下还藏着如此多的苦涩。
武将的一生,金戈铁马,波澜壮阔,外人只看到他们功成名就时紫袍加身,位极人臣,却不知这其中代价几何!
独孤一门一十八口男丁,阵亡十七口,这是何等惨烈的代价!心里原本还因为他刚才的轻浮之举有些不满,此时已然消失无踪,只余丝丝怜悯在胸。
两人静静待了半晌,他转头看着我笑问:“你这是在同情我吗?”他侧回头,依旧望向天空,“大可不必,独孤家的男人,生为豪杰,死为鬼雄。他们为大唐尽忠,马革裹尸而还,是死得其所。”
我怔了一会,他虽看得淡然,但这个话题于我来说还是太过沉重,遂想着转移话题,侧头细想了想,问:“这大半年你在边关可有李将军的音信?”
他侧头看着我,略带疑惑,“你不知道吗?”
我茫茫然地回看着他。
他接着道:“与你在长安街市分别没两天,我就随着兄长去了利州。”
“你也去利州平叛了?”
他点了点头,笑说:“有了赵敢当这个小密探为你四处打探,还以为你消息一直很灵通呢。”
我笑嗔了他一眼,道:“别把我说得好像别有用心似的,不过利州的战事确实有些蹊跷,大半年居然没有一点消息传到飞骑营,就连侯都尉也是一头雾水,反而是远在朔方的战报隔三差五就会传到营中。”
他慢慢思索着道:“我记得兄长有写过战报,还用红火漆封了口,想是承给皇上御览的。”
我听到这里,心中豁然开朗,看来是皇上想将此事冷处理,毕竟内外有别,藩王叛乱怎么说都不是光彩的事,况且民间同情隐太子的还大有人在,就算取胜也不值得大肆渲染。而朔方之战则不同,如此内外交困之际,宣扬这场‘对外’战争的胜利,可以为皇上凝聚民心,振奋举国士气。
我想了一会,挑眉笑问他:“此次入川想是斩获颇丰,得了什么赏赐没有?”
他朝我侧过身子,手撑着脑袋,笑骂了句,“财迷!”挑了挑眉毛,又接着道:“此次入川,只跟刘德裕小打小闹了一场,要说斩获……”他轻叹口气,微微摇了摇头。
我不禁有些好奇,赶着声问:“到底怎么样?不干不脆的!”
他眉头微蹙,看着我一面叹气,一面慢条斯理地说:“兄长认为征利州应以抚为主,战次之,所以向皇上请旨,事先派了魏征去利州做说客。魏公性格刚直、才识超卓,原来又是东宫的太子洗马,在隐太子的一众旧部中威望很高,经他四处游说,利州各县大都不战而降,只有李孝常和刘德裕据城死守。兄长又遣人在利州城四处散播流言说刘德裕见大势已去,欲暗通朝廷献城投降,所谓三人成虎,李孝常又不谙兵法、生性多疑,没过多久便与刘德裕之间生了嫌隙。刘德裕是个血性汉子,却也是个莽撞匹夫,为证清白,擅自率兵出城决战,此举正中兄长下怀。以逸待劳,结果可想而知了,刘德裕兵败被俘。利州城没了主心骨,危如累卵,没几天便有城中将领开城门献了城。”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我叹完,又斜瞅着独孤谋道,“你好像有些不满?”
他安静了好一会,才半撑起身子,四下看了一圈,悄声道:“皇上此次封赏厚此薄彼,同样是大捷,凭什么柴大将军与薛家兄弟都官升一级,却只加封了兄长一个云麾将军的虚衔。”
面色一怔,冲他呵呵一笑,“我还以为你为自己没得赏赐而不满,原来是为李将军鸣不平。”
他侧目扫了我一眼,鼻中轻哼了声,不屑道:“无功不受禄,我可不是那种没事就争功邀赏的宵小之辈。”说罢,又仰身躺了回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