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9 无奈-《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2/3)页
    “对谁来说都不小!”
    “我问了常明杰他们。”
    杨祐宁看着离开的车子,抬头看着炙热的阳光,不见一片云。
    “小涛的设计没有问题,若是换成其他钢材,硬度达不到要求,这机床的功能就废了一半。”
    “原先的设想就是镜中水月,不怪他接受不了。”
    别说杨小涛接受不了,就是他也接受不了啊。
    明明可以当成轧钢厂的‘母机’,生产更多的机床!
    明明计划书中罗列大量的用途,描绘出美好的前景,实现轧钢厂飞跃!
    但现在,都要打折扣了。
    一起打折扣的,还要他们到手的荣誉。
    陈宫听闻后,慢慢坐回椅子上。
    “老杨,你说都解放十多年了,炼钢厂就没一点长进?”
    “整天咋呼着干了多少多少铁,生产多少多少钢,搞了半天就是底下干吆喝,关键时候就哑火呗。”
    “你说要资源吧,咱们也不缺,南边的钨矿年年往外挖,但怎么就做不出来呢?”
    杨祐宁也是叹息,“你以为那是过家家啊,一个钢铁配方研究多少年没搞清楚,怪谁?”
    “为这事,夏老当场质问钢铁行业的负责人,十多年国家投入的上千万去哪了?”
    “你猜怎么着,负责人委屈的跟个怨妇,伸手一摊从原料到设备再到研发,一项项说下来,夏老也没得说。”
    “话糟理不糙,这些人,也是没办法。”
    陈宫无言,随后整个办公室里都是沉默。
    刘怀民办公室中。
    “刘主任,后勤部那里怎么说?”
    对面,从夏老那里过来的刘主任摇头,“后勤的人还是不同意。”
    “理由呢?他们手上那么多,匀一些怎么了!”
    “理由没说,不过夏老跟上级确认后,再也没问。”
    “或许,这里面有特殊原因吧。”
    刘主任想到夏老挂断电话表情上一瞬间的惊讶,随后不再提这事,就清楚这其中肯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还有别的办法吗?”
    刘怀民清楚,他这个级别都不知道的事情,那肯定是重要机密,不能问。
    但关乎轧钢厂的事,他还想在努力一番。
    毕竟,那是轧钢厂的第一个代号任务,虎头蛇尾,太伤士气。
    刘主任听后皱起眉头,“眼下国内一些大厂或许会有存货,但不敢保证,况且有的话,也未必多。”
    “我回去打电话问问。”
    刘怀民点头,心理却是升起一股阴霾,“咱们的钨提炼技术到什么程度了?还要多少年?”
    刘主任再次低头,这仍旧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国外的方法技术一直都是保密状态,联盟那里也只知道一个等离子交换法,但具体怎么操作一直都是秘密。”
    “同志们也进行许多实验,但,这东西,稍有些差错,就容易失败。”
    刘怀民深吸一口气,很是无奈。
    这一次,他没想到一个机床的生产竟然暴露出这么多问题。
    焊条不行,合金不行。
    甚至连基本的原材料提取都做不到。
    要知道,那台机床可是数十年前的产物,而国内连仿制都做不到。
    可见国内在基础工业上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依旧巨大。
    这也让刘怀民心中敲定一个方向,一定要把基础工业,建起来。
    另一边,杨小涛开车来到农科院,孩子们正在刘永辉和李兰馨的带领下参观农业科。
    杨小涛找到孩子们,看那一个个放松的笑脸,心理也算是放心。
    “杨老师,我们考完了。”
    “杨老师,好多题都是我们做过的类型,可简单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