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4 改进铣床-《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1/3)页
    屋子里,冉母和冉秋叶等人已经等了好久,冉红兵更是进书房叫了两次,但得到的答案都是,你们先吃。
    “这爷俩在忙啥?回来就在屋里,饭都不吃了!”
    “谁知道呢,回来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应该是工作上的问题。”
    冉秋叶在门口听了会儿,隐约听到什么机床的事,不太懂。
    不过父亲和杨小涛那神情很严肃,应该是很重要的事吧。
    “那也不能耽误吃饭!你去叫叫!”
    冉母说着,冉秋叶应下。
    直到冉秋叶进去一会儿,两人才从书房里走出来,然后开始吃饭。
    只是饭桌上,众人明显感觉出两人心不在焉,都是吃的飞快,而且以往都会说两句,但这次纯粹是为了吃饭。
    就是冉秋叶准备的酒也没喝,草草吃了这,又是回了书房。
    冉母和冉秋叶搞不懂,到是老道笑着解释一番。
    “这爷俩是一类人,兴趣使然,碰到一块了。”
    两人听了后,无奈的笑笑。
    以前家里有冉父这样的‘书呆子’冉母已经头疼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没成想找个姑爷也是这样,这爷俩竟是‘臭味相投’。
    不过这样也好,说明两人合得来。
    当然,在冉秋叶心里,这俩人一直这样,最好。
    书房中。
    书桌已经被清空,杨小涛将铣床的图纸铺开,整个桌子都铺满了图纸。
    冉父虽然学的是物理,但在西北的时候还兼任外壳的设计工作,虽然对仪器设计了解不多,但基础在那,更重要的是他能看懂德意志文,书上的东西能够解读出来。
    所以,一边看看桌上铣床的图纸,一会儿对照着书本翻阅,不时提供意见。
    “这里,若是采用半自动化,就需要改变人工操作方式,这种操作控制不行。”
    冉父指着一张图纸说道,杨小涛看去,伸手捏着下巴,脑海中思索着,随后摇头,“这里确实不行,但人工操作不是简单的按下按钮,还需要调整铣刀的位置,这其中还要考虑加工过程中的发热问题,所以单纯的改这里,不合适。”
    杨小涛否决了冉父的提议,冉父也不在意,他觉得杨小涛说的对。
    “所以,这里,这里还有这里。”
    杨小涛用铅笔在图纸上点了点,“都需要进行改动!”
    冉父看了点头,牵一发而动全身,精密机床更是如此。
    “这三处,这里最容易!”
    杨小涛从冉父指出的问题点下手,扩散出三个方向,让后每个方向进行攻克,这种简单清晰的思路,冉父是认同的。
    当然,这样做也存在风险,那就是改到最后,无法与其他部分呼应,从而需要更大范围的改动。
    而这种改动,在初始阶段,是无法判断正确与否的。
    甚至在做完后,也需要实际建造来确保设计的正确性。
    这个过程,尤为漫长。
    这就是为什么国内对高级机床的研究,一直迟滞不前的缘故。
    时间,精力,物资,还有惧怕失败。
    冉父知道这一切,因为在西北的那些年,这种事他们就经历过。
    只是老道杨小涛那副认真模样,让他想起曾经的自己,那时候,同样是年少轻狂,同样是满腔热血。
    谁人不年少。
    年少的梦,依旧是梦!
    “我在泉城的时候,为他们那里的磨床做了一个精度盘。”
    突然间,杨小涛一拍额头,整个人都激动的站起来。
    冉父被杨小涛打断思索,然后就看到杨小涛嘴里嘟囔着。
    “精度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