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6 搞这么好干嘛-《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3/3)页
    这三轮车,有点鸡肋。
    若不是当初杨小涛耍心眼,让他着了道,这三轮车能不能做还真难说。
    杨小涛看了眼安装的人,正是周奎他们。
    “不用,装错了重新再来就是。”
    杨佑宁撇嘴,“就这一台车的配件都搞的头大!”
    杨小涛也知道杨佑宁是啥意思!
    杨佑宁说的配件指车子上的大灯,转向灯以及配套的发电机、蓄电池等等。
    这些,可都是从其他兄弟厂采购来的,有些还是拜托泉城汽车厂才搞到的。
    就那发电机和蓄电池,国内生产的工厂就不多,还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而且这年代的发动机跟蓄电池,那个头比端午都不小。
    后世看多了小电池,对这种黑大粗也是无语。
    就因为这个,杨小涛的设计图纸改了又改,最后只能匹配当下的实情,做出选择。
    没办法,总不能自己再去搞发动机和蓄电池吧!
    也因为这些,杨佑宁很不满意,怪杨小涛,将三轮车设计的那么好干嘛。
    看看这长度,四米五的车斗,都快看上小卡车了。
    看看这高度,两米的高度,比小吉普都高。
    看看这款式,比起先前看的那些小三轮,高大,威猛,霸气,尤其还看着舒服。
    这他娘的是一辆三轮车啊。
    搞这么好干嘛?
    真要批量生产了,产能怎么升上去?
    要是跟红星拖拉机似的,哪有这么多事情?
    他哪知道,就这,杨小涛还是删了又删,什么收音机了什么空调啊,通通去掉。
    若不是杨小涛觉得软实力很重要,坚持这样做,依着杨佑宁的性子,搞一个车架子里面差不多得嘞!
    “年后就年后,反正也不急!”
    杨小涛弱弱的说着。
    西北那边工厂还在挑选中,机器设备想要到位估计也得年后,就这样速度,他们机械厂急也没用。
    “对了,一旦投产,产量能跟的上?”
    转头对着王法问道。
    “有点困难!”
    王法支支吾吾的说着,“其他配件先不说,就说咱们能生产的。”
    “发动机、变速箱什么的都能生产,但这车用的车壳子,都是工人们手工焊出来的,速度快不起来!”
    “而且现在红星拖拉机的订单居高不下,若是抽调太多人手,产量会受到影响!”
    王法心里担忧,一旦三轮车要投产,那势必会压缩红星拖拉机的产能。
    而且后面还有一个大型拖拉机,看进度,也就年前年后的事。
    这两样一旦投产,他们四车间别看有三个车间,还真忙不过来。
    “先看看情况,这三轮车跟大型拖拉机是为出口准备的,看对方的选择了。”
    杨小涛也知道车间产能是大问题,但眼下想要在扩大有点难。
    一旁的杨佑宁也清楚这些,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