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4 终于开张了-《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2/3)页
    可第二天,杨小涛跟刘怀民还等着王卓发难,等着统筹处的人来,却没想到根本就没事情发生。
    而且王卓还吊着胳膊回来了,神情并没有异常。
    这种反常,让两人很是诧异。
    不过在商量一番后,两人决定说起自然,暂且看看他要干什么。
    而此时,王卓虽然面色如常,但心里却是苦涩。
    昨天下午他兴冲冲的跑到统筹处,将杨小涛的事情告发。
    说杨小涛目无法纪,说杨小涛怀疑统筹处,说杨小涛骄傲自大不适合带领机械厂,等等,凡是用得上的贬义词,几乎都用上了。
    原以为上级领导会很感兴趣,会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将机械厂抓在手里。
    可没想到,自己兴高采烈的说了一通,换来的却是上级领导冷漠的眼神。
    那时候,他才打个寒颤,意识到自己可能想多了。
    而此刻,负责他的领导心里也是无语了。
    杨小涛是啥人他能不知道?
    还用的着你说?
    杨小涛就是骂他们,他们也没办法。
    革命同志人人平等。
    互相批评指正,这不是正常的事吗?、
    至于说啥杨小涛站在革命对立面。
    是不是真的他不清楚,可他明白肯定不是跟自己一条线的。
    但,那又如何?
    对方手里的那本书,已经说明了一切。
    你要说机械厂完不成任务,这点可以。
    可上升到革命对立面,那纯粹就是扯淡。
    自己还能带人去机械厂将人抓了?
    别忘了机械厂可是有保卫力量的,而且还很强大的那种。
    他才不去戳那马蜂窝呢。
    于是,王卓再次回到机械厂,继续自己的督导工作。
    中午时候,郭亮来到刘怀民办公室,杨小涛也跟着过来。
    “你是说,王卓将任务量下降到一千辆了?”
    “对,不是督导组说的,而是统筹处下的任务。”
    刘怀民看看杨小涛,两人突然笑起来。
    “看来,咱们是多此一举了。”
    杨小涛听了摇头,“有备无患,不能麻痹大意。”
    然后看着郭亮说道,“既然对方退了一步,那咱们就配合下,一千辆,在计划范围内。”
    郭亮点头,随后离开。
    等办公室的门关上,刘怀民跟杨小涛脸上都露出严肃神情。
    “对方改变策略了,潜移默化啊这是。”
    刘怀民看透对方心思,杨小涛沉默片刻,“不管他们怎么说,咱们坚持做好自己就行。”
    “至于督导组,他们就是联络员,干好这活就行。”
    刘怀民听了默默点头。
    时间一晃而过,距离机械厂接受救援处任务已经过去半个月。
    在这半个月内,机械厂全力保障装甲车的生产,终于在最后一天,完成了一千辆装甲车的生产任务。
    虽说这种简易版的夔牛一型外观差不多,但在用料上却是省了不少。
    原型夔牛装甲车,空重十八吨,使用两台8v-65A型柴油发动机,全车采用八驱的动力设计,预计载重能够达到30吨。
    改良后的简易版,空重只有十吨,不过使用的发动机也是两台,同样的八驱动力,载重量预估能够能够达到二十吨左右。
    这种简易版的装甲车,在机械厂内部还有个名字,叫鼹鼠突击车。
    没别的意思,就是这车皮子薄,但动力强,跑起来能够轻松超过120千米每小时,最高时速能够达到200千米每小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