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2 捉贼捉赃-《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2/3)页
    见杨小涛正拿着印章比对,郭亮连忙开口。
    杨小涛抬头,郭亮立马解释,“这印章是新的,这个月刚换了没多久!”
    “换了?为什么?”
    “这个,我们同志带着公章出去办事,不小心将公章磕破一个角,所以我们上报申请新的公章,前几天刚刚从行政那里拿的新公章!”
    郭亮解释完,杨小涛登时无语。
    不过杨小涛很快反应过来,公章刚换了新的,王卓就做一个,那肯定是在更新啊!
    想到这里,杨小涛便问起来,“哪一天坏的?又是从哪一天开始换的?”
    “这个月九号坏掉的,十八号,启用新的公章。”
    “大家都知道吗?”
    “不清楚,这种事也不需要公示,大家拿起来用就行。”
    “那你觉得谁可能知道?”
    郭亮想了一会儿,“这个先前弄坏公章的同志清楚,还有在公章损坏期间使用的人也知道。”
    “那段时间,因为公章上有个小缺口,使用的人都会问一下。”
    郭亮说完来到跟前,看了下就从单据里面挑出一张,指着印章的一处痕迹,杨小涛看了眼,果然少了一块。
    “将九号以后的单据都找出来。”
    娄晓娥立马转身寻找单据。
    郭亮这时候要是
    没一会儿,三人坐在下方,开始查看桌上的单据。
    “找到了!”
    娄晓娥喊了一声,两人立马凑过来。
    “杨总,郭主任,你们看。”
    “这张上的单据是十号的,但十号印章已经破了,可上面的仍旧是好的。”
    郭亮立马接过,上面的印章确实跟娄晓娥说的一样,然后脸色猛地惨白,他清楚,计划处里有硕鼠。
    冷汗刷的从额头上冒出来,眼下天气闷热,他却觉得浑身冰冷。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啊。
    更重要的是不知道这硕鼠存在多长时间了啊。
    杨小涛看了眼数据单,然后继续查找。
    郭亮见此,立马拿着找出来的单子,跟以前的印章对比起来,只是越看越心惊,几个对比下来,这几乎是完全一样啊。
    随后三人仔细查找,又发现了三张单子存在明显的问题。
    杨小涛看着三张单子上面笔迹判断是出自一个人的,但跟原主的笔迹还是有些差别的。
    “这虽然是签的王立的名,但从笔记上看,应该是模仿的,尤其是这些勾脚处,模仿的痕迹很重,结果故意模仿反而变得不同。”
    两人看着杨晓涛指出的几处失误,纷纷点头。
    “这上面的字,能看出来是谁的笔迹吗?”
    郭亮听了摇头,“看不出来。”
    “那你们计划处有谁平常喜欢模仿练字吗?”
    “没有。没听说。”
    郭亮擦了下额头冷汗,心里也是慌得不行。
    “杨总,将这三张数据单去掉,两边的数据大体都能对上。”
    娄晓娥重新整理资料将结果说出来,杨小涛听了点头。
    “杨总,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多两张单子,咱们机械厂又不会多出材料,更不会从中谋取利益,这有啥用?”
    郭亮有些想不通。
    千方百计做的印章,难不成就是为了掺两张假单子?
    若不是这样,以机械厂的管理情况,还能让他们占了便宜?
    杨小涛起身来到窗前,心里对于王卓的行为已然洞悉。
    听到郭亮的疑惑,便开口解释,“有时候,利益不是非要看得到的,也不是一定是钱。”
    “荣誉,地位,这些比起看得到的金钱,更有价值。”
    郭亮沉思片刻,然后猛地抬头。
    “杨总,您是说,他们是,栽赃?”
    “那这事肯定是督导组的人干的!”
    郭亮顺着杨小涛的思路往下想,立马得出上面的结论。
    杨小涛看着窗外,轻轻点头。
    娄晓娥在一旁吃惊的同时,又默不作声。
    以前老爹跟他讲起那些勾心斗角的事她还不以为意,觉得新时代,人人向上,那些隐私腌臜的事,在这里不会出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