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 年轻就是未来-《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1/3)页
    杨小涛说完,便陷入沉默中,因为他清楚,自己要做到这一步有多难。
    可再难,也要做过才行。
    或许是想的太多,或许是中午喝了不少酒,杨小涛放下缸子,支着脑袋,竟然有些困顿。
    见此,冉父没有再多说。
    他知道自家的这个女婿心智成熟,有些事看起来无厘头,看起来没有根据,但只要事情发生了,再回头看去,一切决断却是充满了深意。
    就像这次,说是临时来彭城,可这背后有没有其它想法,只有杨小涛自己清楚。
    “对了,爸!”
    “你们那研究的咋样?”
    就在冉父准备休息会的时候,杨小涛突然开口询问。
    “什么咋样?”
    “火箭卫星啊!今年能行不?”
    杨小涛一副好奇的问着,冉父犹豫片刻,便将情况说了出来。
    “也就是说,最后卡在固体火箭上呗!”
    “解决了,就能飞上去呗!”
    冉父点头,“这次实验就是奔着这去的,虽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但最起码能够找出问题。”
    “现在…”
    冉父无奈摇头,碰到这种事,他也没办法,只能自认倒霉。
    “放心吧,一次不行,再来几次就是了!”
    “总比放弃强吧!”
    杨小涛随意说着,冉父没有吭声。
    有时候,说放弃很容易,一句话的事,但最终会一无所得。
    而坚持或许很难,但最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哪怕是失败,也能告诉别人自己走的路是错的!
    “其实吧!”
    “如果卫星的重量降低三公斤,我们有五成的把握成功!”
    冉父看着窗外逐渐落下的太阳,喃喃自语。
    “那就轻点就是了,搞那么大干嘛!”
    “咱们现在的功能又不多,就发个信号,别的也干不来!”
    杨小涛立马开口,可冉父却是摇头,“中科院那里的研究也是困难重重,不是一句话能够解释清的!”
    “而且…”
    冉父神情变得严肃。
    “而且,这也的是实力的展示!”
    “试想咱们将几十公斤的东西都能打上去,还有什么东西是打不出去的?”
    “火箭,说白了,就是大号的导弹啊!”
    杨小涛默默点头,这点倒是忘了。
    “行了,好好休息吧,明天早点走!”
    “咱们回家!”
    冉父说完,杨小涛点头,随即躺在准备好的床上准备休息。
    两个人都是舟车劳顿,好容易沾床了,很快就响起了呼噜声。
    汽修中心。
    牛军跟孙小文坐在一起,他俩喝的不多,此时正拿着水杯相对而坐。
    良久孙小文才开口说话,“老牛,你不考虑考虑?”
    牛军听了低下头,显然内心在挣扎犹豫着。
    今天的饭局虽然没有明确的成果产出,但从双方交流的氛围上可以看出,合作是必然的。
    未来,这里将成为机械厂的组成部分。
    孙小文指的就是这将来的职位。
    按照以往机械厂的经验,这里的一把手肯定是从四九城委派的人。
    而牛军,不管是资历还是能力,都是有力的竞争者。
    当然说这么多并不是他有啥需求,他出身是化工厂的,就是想要争取也没用,机械方面不懂,修车都不明白,争也没用!
    他纯粹是跟牛军在一起的时间长了,两人合的来。
    而且牛军起势了,有些事也能互相帮衬着。
    牛军听到孙小文这样说心里也在盘算着。
    这些年,轧钢厂的老人随着水涨船高,可是发展的迅猛。
    好一些的,像王法常明杰这样的,已经做到了车间主任,而原本的主任孙国、战雷,更是当成了分厂的厂长。
    这些人,算是得利最多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