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9 标准不能改-《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3/3)页
    杨小涛坐直身体,认真询问。
    “是这样的,杨总,这次飞机的设计肯定会很严格,对吧。”
    杨小涛点点头,郑双燕继续说道,“所以他们怕,怕能力不够。”
    “您也知道,有些事情,我们的同志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就怕做不好。”
    郑双燕话音落下,周围不少人都露出同样神色。
    杨小涛深吸一口气,也明白郑双燕的意思,更清楚对方话里的苦衷。
    就如同当初晨星机床似的,有了图纸都做不出来,这就是国内的实情。
    “我还是那句话,有困难,说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但,标准,不能改。”
    “谁出问题,谁敢改,谁就是罪人。”
    杨小涛没有放宽语气的意思,反而再次强调了标准的重要性。
    郑双燕听到杨小涛这样说,立马就明白了。
    这件事,没有讨论的余地。
    郑双燕点点头,“我知道了。”
    见此,众人也没了别的心思,分到任务,就是干。
    干不好,想办法干。
    最后所有人都给出了确定答案,这让杨小涛心里松了一口气。
    最起码,飞机的生产有了保证。
    至于可能遇到的困难,那就只能想办法克服了。
    当然,他们机械厂也可以帮忙。
    随后,杨小涛便让攻坚组将地点、联系方式汇总起来。
    在之后,刘怀民带人将各个工厂所在的区域进行划分,然后吴喆将相对应的设计图做好分类。
    张冠宇经过紧张挑选,还抽调了军械研究所、联合之星研究所跟一分厂研发科的人,进行简单的突击培训。
    另一边,梁作新也将杨小涛需要的保卫抽调过来。
    一切,安排妥当。
    下午时候,杨小涛在大会堂见了此次出差的所有人。
    这里面,很多熟悉的面孔。
    很多都跟他一起共事过。
    很多人,都很年轻,稚嫩,脸上却洋溢着热情与骄傲。
    看着台下上百人的队伍,他们今天过后就要离开四九城,然后去全国各地。
    等再回来的时候,最少也得四个月。
    但这些,是必须要做的。
    “同志们。”
    “知道你们的任务吗?”
    杨小涛站在舞台上大声喊着。
    众人齐齐呐喊,“知道!”
    “好。”
    “知道就好。”
    “你们这次出去,代表的不仅是红星机械厂,更是咱们全国的期望。”
    “你们手里拿的设计图,不是一张简单的图纸,它是我们飞上蓝天保家卫国的希望。”
    “我需要你们,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坚持,坚持,坚持的将这个上面的部件,按照标准做出来。”
    “能不能做到?”
    “能,能,能!”
    啪啪啪啪
    杨小涛率先鼓掌,台下众人立马响应。
    “保卫处的同志们,你们的任务,保护好他们。”
    “明白!”
    这次是更加热烈的回应。
    很快,队伍陆续出发,每一个离开前都会看下主席台上站立的身影,然后拎着手里的铁箱子,快步踏上卡车。
    看着逐渐消失的队伍,杨小涛突然眼眶有些湿润,嘴中更是呐呐的说着自己听到的话,“同志们,我会在这里,等你们回来。”
    “到时候,咱们一起去看飞机,去看咱们的飞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