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还钱-《大明总宪》
            
            
            
                
    第(1/3)页
    这段时日,京师的百姓连年都顾不得过了,西北灾民的惨状映和着内阁的清誉。
    灾民愈惨,内阁借的这笔银子便越正当,严嵩、徐阶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便越是正面积极。
    冥冥之中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将这一切告诉大明的百姓,朝廷借钱的必要性,严阁老是千古一相。
    只不过坊间越是如此,严嵩便越是睡不着觉,自得知此事起,本就上了年纪的严嵩已然一天一夜未曾合眼了。
    “严世蕃,我教你办的差,你难不成又当成耳旁风了?!”
    方才入中庭还没等跨进内阁值庐门槛的严世蕃,脚步一滞,而后有些不耐烦的看向了严嵩。
    “爹,您还记得昨日您吩咐我作甚吗?”
    “我还没老糊涂呢!”严嵩闻言面带愠色,而后质问道:“你这话的意思是你今日压根就什么都没办?”
    “我办甚?!人家百姓都要给你修生祠了,我腆着大脸过去告诉他们,我爹是个混蛋,你们把这生祠撤了吧?”
    听着严世蕃的话,严嵩的血压明显涨了起来。
    “你在说甚胡话?!阁部的商税税制你究竟看没看过?!第一个要推开的便是市摊门市之税!这才几日,京师就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这后面没有那几个商人在从中作梗,你自己信吗?”
    “今日他们能给你爹立生祠,明日市摊门市税收缴到他们头上的时候,他们就得拿小人扎你爹了!”
    严世蕃默然许久这才开口。
    “爹,您知道这般一来,咱们此番赈灾能省下多少银子吗?!”
    “不知死活的东西!你……”
    不待严嵩说完,严世蕃便已然跑出了值庐,临走只丢下一句。
    “动不动就急,有甚好急的啊!”
    天子将内帑财权给了户部,只不过严嵩却从未感觉到自己手上的权柄有所增强。
    以前是代天牧民,出了天大的事情,天子都能兜住。
    权柄来了,可眼下连个给严家兜底的人都没了。
    就在严嵩坐在厅中愣神之际,内阁的书吏径自跑进了严家。
    “严阁老,徐相公差卑职问一句,这市肆门摊之税,今日就要下发给各布政使司衙门了,阁老可还有批注要加?”
    “各府县户曹书吏都预备好了吗?”严嵩漠然问道。
    “已然备下了,每县先募百人,应当暂时够了。”
    沉吟许久之后,严嵩这才长叹了口气道:“下发吧。”
    “喏。”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势成骑虎的严嵩也只得先将文书下发。
    而严嵩的心里,几个商户骂自己两句也就骂了,这么多年都捱过来了。
    但千万可别出旁的幺蛾子了。
    ——
    柳泉居内。
    邹望端坐包厢之中,一众徽商、齐商、晋商齐聚柳泉居。
    包厢内挂着“下知有之”四字。
    “咱们这般吹捧严阁老,这不就是要把严阁老架在火上烤吗?再过些时日,收税的胥吏收到百姓家门上去……啧啧。”
    第(1/3)页